『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94章 名臣风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wu.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两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导致宋朝枢密院和中书省这两个最高的行政和军事机构都出现了重大的人事变更,但这远不是赵光义想要的结果,毕竟他早就动了更换宰相的念头。张齐贤现在是下野了,可李?P还在那儿杵着,但罢免李?P的理由又何在呢?别急,皇帝要想给别人挑错任何时候都是可以找得到的。
这年入秋以后,中原大地阴雨不断以至于形成了洪涝,就连京城开封也跟着遭了殃,那些达官显贵们的豪宅大院基本上都矗立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而处于低洼之地的老百姓却是大多都遭了殃,居民出行都得靠临时赶制的木筏子,开封城也由此瞬间变成了东方威尼斯。在开封之外情况就更惨了,这场秋雨导致中原地区眼看就要成熟的庄稼几乎是颗粒无收,而且很多百姓的房屋也被损毁,一时间到处都是流民和饥民,很多地方更是因此而出现了盗匪群起的现象。这些流民为了生存被迫干起了土匪的勾当,他们或是偷盗,或是沿路打劫,过往的商贩们是苦不堪言。
赵光义曾经因为干旱打算自焚,而这场雨祸比起旱灾来其破坏力可是丝毫不遑多让,同样是天人合一,但这一次赵光义却没有主动去背锅,他大手一挥把这口黑锅甩进了中书省。宰相李?P、参知政事贾黄中、李沆三人奉诏到御前受训,赵光义当场对这三人暴怒道:“你们每个月的俸禄多得用马车都拉不完,可你们知道开封城外现在到处都是饿死的饥民吗?身为国家宰辅重臣,可你们每天都在干些什么?”
事已至此,而且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李?P等人也只能再次磕头认错,可赵光义要的不是只知道磕头认错的宰相,他这个时候需要能做事并且敢做事的宰相。李?P不是一个实干家,贾黄中只能言事而不能决事,未来的一代名相李沆这时候还只是个不能堪当大任是小弟,这些人赵光义都不能再留。说到任用一个敢于担当和决事的人来做宰相,赵普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但赵普已经死了,赵光义心中的宰相人选现在有两个——吕蒙正和寇准。但是,寇准刚刚才被他处罚过,而且此人也着实让他有些头疼,要他当宰相显然还为时尚早,此人还需好生历练打磨一番才行。那么,这个宰相的人选就只能是一年多前因为涉嫌怂恿他人鼓动赵光义册封太子而被罢相的吕蒙正。
于是,一道皇命颁下:李?P被罢免宰相之职,继续去当他的闲官尚书右仆射,贾黄中、李沆被罢免参知政事之职,还是回去当给事中。吏部尚书吕蒙正以原有官职兼领平章事,翰林学士苏易、右谏议大夫赵昌言升任为参知政事。除了中书省,枢密院也有新人进入重要岗位,枢密都承旨赵?、枢密直学士向敏中二人同知枢密院事。
至此,中书省和枢密院来了个大换血,但需要注意的是,吕蒙正这回可是独相,他的下面是三位参知政事苏易、赵昌言和吕端。你没看错,之前被赵普以结党为由赶出京城的赵昌言又回来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还得感谢这场阴雨,因为他能回来的原因就在于他在河北大名府防汛有功。
这还没完,为了给吕蒙正一个交代,同时也是为了帮吕蒙正出口气,赵光义还将枢密院里的一个高官也给罢免了,此人就是当初在背后打小报告导致吕蒙正被罢相的温仲舒。不但如此,赵光义还在吕蒙正重新出任宰相后用一种相当委婉的方式当面给他道了个歉。
事情是这样的:吕蒙正上次当宰相的时候以贪赃为由罢免了蔡州知州张绅的官职,但随后有人向赵光义进言:“张绅本就是一个富家子弟怎么可能会贪污?吕蒙正这个穷小子还未考中状元的时候曾经寻求过张绅的救助,但他嫌张绅给得太少了,所以这回他明显是在利用手中的权力公报私仇。”
赵光义果然相信了这人的话,于是他动用皇权大笔一挥就把吕蒙正的相府公文变成了一张废纸,张绅由此官复原职。吕蒙正被当场打脸却连一个字也没有说,他行得正自然也就无惧背后有人说三道四。可是,赵光义随后就发现被打脸的人其实是他自己:在吕蒙正被罢免宰相之后不久,宋朝的考课院(专门负责考核和监督地方官员工作业绩的机构)最终查实张绅士果然是个大赃官,张绅因此再度被罢官。
不过,这事赵光义一直没有给吕蒙正一个说法,当初毕竟是他对吕蒙正打脸在先,如今吕蒙正又回来了且每天都得跟他见面,这个心结还是得由他本人亲自来解。吕蒙正以宰相的身份再次站在赵光义面前时,自知先前理亏的赵光义抛下自己的皇帝脸面对吕蒙正尴尬地笑道:“那个……张绅的事,朕已经查清了,他的确是贪赃了……”
怎么样?赵光义的诚意和歉意都够足了吧?先是贬了温仲舒,然后现在又亲自认错,身为皇帝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换了是李?P甚至是桀骜不驯的张齐贤和寇准,这个时候想必都会感激涕零了吧?可是,吕蒙正的反应是什么?作为赵普的小老弟,吕蒙正的回应堪称空前绝后:面对皇帝陛下的这一张隐藏着莫大愧疚的笑脸,吕蒙正一个字也没说,他仅仅只是淡然一笑,他甚至都懒得说一声“陛下圣明”,就好像这事他根本就不记得甚至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一样。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当初吕蒙正不因自己被人诋毁而辩驳,如今也不因皇帝陛下的亲自道歉而趁机奉迎。所谓君子,所谓中古名臣,概莫如斯也!
吕蒙正重掌相印确实是让赵光义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轻了,但能力强的员工往往会让老板经常吃瘪,赵光义和吕蒙正二人就是如此。之前的李?P就是个办事员,赵光义叫他干啥就干啥,你要是不给他派任务他就乐得个清静自在,这样的员工倒是很听话,但这样会让老板感觉心真的好累。然而,吕蒙正回归中书省之后凡事就不是赵光义你一人说了算,而且赵光义有不对的地方他敢于当场指正,但赵光义做出成绩了却未必会得到他的赞许。吕蒙正不但从来不给皇帝拍马屁,有时候赵光义甚至得做好随时被他踢脸的准备。
这年年底,有鉴于西北的李继迁再次变得不安分起来,赵光义决定派一个人去西北公干。他准备向李继迁秀一回肌肉,在此之前他得让这人给他做些战前的准备工作,而这个选人的任务他就交给了自己的大宰相吕蒙正。很快,吕蒙正把人选呈给了赵光义,但赵光义认为此人不能胜任,于是不同意,他让吕蒙正重选。几天后,吕蒙正推荐的人还是之前的那个人,赵光义表现得很有风度地笑道:“朕说了,此人不行,爱卿回去另选他人。”
第94章 名臣风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