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79章 国之大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wu.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经过半个月的艰苦行军,辽军最后终于是渡过鸭绿江回到了辽国境内,这一次辽国对高丽的战争也就此宣告结束。
这里也不想多说什么,就想给耶律隆绪同志送上一副迟到的春联。上联:赢得势如破竹,下联:走得狼狈不堪,横批:啥也没得到。
耶律隆绪和他的辽国大军风风火火地在高丽国进行异国观光游的时候,赵恒和他的大宋这一年里又在干什么呢?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作为皇帝的耶律隆绪在忙着打仗,同样作为皇帝的赵恒也在忙国家大事。按照《左传》的这种说法,现在无仗可打的赵恒当然就只能通过祭祀活动来彰显他的存在感,这不是我们在有意调侃和揶揄,而是事实。
按理说赵恒已经去泰山封过禅了,这天花板他都已经摸到了,难道这天底下还有能够与封禅同等吸引力和诱惑力的祭祀大礼吗?当然有!
正如我们之前所介绍的那样,在泰山上祭祀了上天之后,赵恒又在京城下令开始修建玉清昭应宫。这两件事都是大工程,但这显然不能让赵恒在求神拜神的道路上就此停下脚步。既然这老天爷已经被他给隆重地祭祀了一番,那么这土地神仙他也得好好地祭拜一番才行。
也许有人会说,上次泰山封禅不是已经把地给祭祀了吗?没错,是祭了,但是那只是祭天礼的一个附带项目,赵恒这一回要玩的是单独对土地神仙隆重地祭祀一番。这祭天是在泰山,那么这祭地又该在哪里祭呢?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因为之前的那么多帝王早就已经为赵恒指明了方向——要想祭地就得去汾阴。
古之汾阴正是如今的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其地理位置位于运城市西北,处于黄河与汾河的交汇处。相传,轩辕皇帝是最早的一个祭祀大地之神的君王,在平定天下之后他便于汾阴设坛祭祀华夏民族共同的创始之祖——女娲氏。在神话故事中,女娲娘娘不但上能补天,而且更是依照自己的模样抟土造人,如此一来她便成了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继而便有了称其为大地之母的说法。
轩辕皇帝开创了在汾阴祭祀女娲娘娘的先河后,在这里祭祀女娲并祈求农业能够连年丰收就成了此后历代君王当政时期的一件要务,上至尧舜夏商周,下至汉唐,历代的那些君主和帝王有很多都在汾阴主持过祭祀大典。汉文帝在此基础上更进了一步,他在汾阴修建了一座“后土庙”,于是后面的汉朝皇帝就经常跑到这里来祭祀土地之神并祈求农业五谷丰登,在这种事情上尤以凡事都力求做到最大和最好的汉武帝刘彻将祭地大礼搞得最为出彩。当年在封禅泰山之后,刘彻曾对身边的大臣们说道:“朕既然在泰山祭祀了上天,那又怎么可以不去祭祀一下大地之神女娲娘娘呢?”
刘彻随即就下诏命人在汾阴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后土祠”并先后数次前去祭拜,在他之后的西汉皇帝自然也是前仆后继地争相跑去祭祀,但到了东汉却唯有光武帝刘秀曾经亲自去祭祀过“后土祠”。
到了唐朝,李隆基在开元年间的太平盛世里也是闲极无聊到处想找事做,他前后两次御驾亲临跑去汾阴祭祀了一番大地之神。由于此礼已经荒废多年,人们在修缮祠堂的时候从地下挖出了两尊古代的宝鼎,李隆基因此而将汾阴县改名为宝鼎县并将祠堂再次进行了翻修和扩建。
如今,对各路神仙都无比虔诚的赵恒也遇到了与当年的汉武帝和唐玄宗一样的幸福墙,既然这两位封禅了泰山后都去祭祀了后土,那他又怎么可以甘于人后呢?所以,赵恒觉得自己也得来这么一回才行,而且这理由又是如此的正大光明:朕要为这天下百姓祈福,祈求国家风调雨顺百姓年年五谷丰熟。喜欢北宋帝国兴亡史请大家收藏:
第79章 国之大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