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78章 兵败乞降[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wu.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公元1010年11月10日,辽军步骑混杂总计四十万大军跨过了鸭绿江,高丽方面负责迎敌的统帅正是辽国索要的头号通缉犯——康肇。
要说这康大帅还真的是个爷们儿,但却是一个常年坐在井里的爷们儿。面对辽军如此规模的大举入侵,他的选择竟然是与之正面交锋,结果是毫无悬念的,高丽军队首战被辽军打了个落花流水,身为统帅的康肇最后只得率领残部仓惶退保铜州。
康肇刚一进城,辽军随即就杀到了铜州城下。耶律隆绪派人将信条绑在箭上射入城中,书言:“朕以前王诵服事朝廷久矣,今逆臣康肇弑君立幼,故亲率精兵已临国境。汝等能缚送康肇,即可班师。”
耶律隆绪此时还不想将战争扩大化,他要的只是康肇的人头。可是,前面也说了,如果高丽人这么容易在强权面前低头,那么他们也就不配长久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前被辽军暴打了一顿的康肇很快又恢复了自信,他将所属兵力分为三部,一部屯于营州以西与辽军隔河而阵,一部驻扎于近州的山陵之间,另一部分则据守在铜州城内,而康大帅没有躲在城里,他亲临前线将自己的帅帐设在了与辽军主力大军仅一河之隔的营州大营。
此次抵挡辽军进犯的高丽军队总兵力在某些史料的记载里是三十万,这个数量可是惊人的,人口数量庞大的宋朝在抵御辽军时也很少在某次战役里一下集结三十万大军。如此可见,朝鲜半岛的“先军政治”是具有光荣的历史传统的,但这也是没办法,身处大国的肘腋之地,如果没有强大的武备早就被生吞活剥了。
康肇的军队以剑车列阵等待着承受辽军铁骑的冲击,很遗憾的是,这个剑车具体是个什么玩意儿我没有查到,估计应该就是个低配版的铁浮屠。唯一不同之处可能就在于它不具备铁浮屠的机动性,而是就摆在原地等着敌人冲过来,然后车上的士兵则守在车上伺机杀敌。
我们在这里就能看出辽军在战法上的多样性,面对宋朝的那堆由精良的铠甲和强弓硬弩组成的步兵大阵,辽军很少选择硬刚正面,一来不一定能啃动,二来主动进攻肯定会损失惨重,而面对高丽人的“剑车阵”,对高丽人拥有绝对心理优势的辽军选择蛮不讲理地直接冲杀了过去。不过,康肇的这个玩意儿还真的挺管用,辽军连续进攻数次竟然都被康肇的剑车阵给击退了。
野战交锋竟然把号称天下无敌的辽军铁骑给打败了,康肇就此飘了,在他看来这传说中绝世勇猛的辽军也不过如此。于是,他开始在军营里悠游自在地跟人下起了弹棋。这可不是他在有意学谢安,而是他真的轻敌了,他以为就靠着这个“剑车阵”就能把辽军拖死耗干。要不怎么说夜郎自大呢!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人总是会犯一些极其愚蠢的错误!
几天之后,辽军先锋大将耶律敏诺率领辽军精锐皮室军出其不意地向位于康肇身后的三水寨发起了攻击。更让人意外的是,在得知自己的后背被捅了一刀后,康肇竟然大言不惭地对部将说道:“让他们来,他们来的越多才越好呢!”
康肇何出此言呢?说来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固若金汤”的三水寨在康肇的眼里是永远都无法被攻破的,辽军去攻击这个地方简直就是自寻死路。悲哀的是,当三水寨失守的战报传来时,康肇顿时就慌了手脚,他甚至于是当场瘫软。为啥?因为他坚信自己的后背绝对的安全,所以他没有为此而做任何的预案,三水寨的失守也就意味着辽军直接攻破了他的大营。果然,还没等他完全缓过神来,辽军的铁骑就冲入了他的营帐并将其生擒。
这一战高丽军队又一次遭遇惨败,他们不但被辽军斩首三万余级,更是将堆积如山的兵器粮草拱手相送。
当康肇这个自大狂被押赴耶律隆绪面前时,这个高丽人的表现却堪称一个真正的纯爷们儿。耶律隆绪当场下令给他松绑并问他是否愿意归降辽国,不曾想康肇的回答是:“我生是高丽的人,死是高丽的鬼!如今局面,只求速死!”
见其如此刚烈,秉性淳厚的耶律隆绪不禁心生爱才之心,他再次以辽国皇帝之尊对其进行劝降,但康肇仍然予以拒绝。耶律隆绪就此大怒,他下令将康肇当众剐杀,而且还一边剐一边劝降。康肇忍着剧痛始终不肯屈服,直至最后活活地被剐至死。如此所为,即便此人是一介莽夫却也值得让人敬重。
康肇的败亡导致高丽的铜、霍、贵、宁等州相继向辽国投降,随后辽军又在都统萧排押的率领下大破高丽军队于努古达岭。眼见辽军势不可挡,高丽国王王询被迫紧急遣使上表向辽国请降。喜欢北宋帝国兴亡史请大家收藏:
第78章 兵败乞降[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