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75章 千古一后[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wu.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辽国在辽穆宗耶律?的手里已经走向了崩溃的边缘,而萧燕燕的老公耶律贤接手辽国之后还来不及收拾烂摊子就被迫开始接受来自于赵光义的强力挑战,辽国在他的手里并未走入正轨,他所期盼的繁荣和稳定更是远处的一座海市蜃楼。耶律隆绪在位时间长达四十八年,历史上将其统治辽国的时期称为“圣宗中兴”,但这前面的二十七年时间里辽国的实际统治者是萧燕燕,这所谓的“圣宗中兴”是怎么回事这里也就无需多言。
在萧燕燕主政期间,辽国开始深度汉化,他们不但在民间的文教和朝廷的礼乐方面向中原王朝看齐,在民治和律法上也开始步入文明社会的殿堂。在萧燕燕主政之前,契丹人是辽国的高等民族,其他各族都得低人一等,比如一个契丹人杀了一个汉人,那么这人只需用几只牲口抵命,而汉人则是砍头且还得被抄家,妻儿还得沦为奴隶,但她当政以后契丹人犯法开始与其余各族人等同罪,这一政策的实施让包括汉族在内的其他族群开始拥有了对辽国的归属感。此外,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和鼓励以及在城市建设方面向中原王朝学习也是萧燕燕主政期间的主要功绩,她的这些举措为辽国江山的彻底稳固打下了几乎无可撼动的根基。
如果单说上述的这些政绩,那么萧燕燕还不足以在众多的皇太后当中鹤立鸡群,芈太后会第一个跳出来表示不服。可是,当萧燕燕将自己的军功章摆在这些女强人的面前时,她们全都会闭嘴。
赵光义发动雍熙北伐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觉得萧燕燕和耶律隆绪这对孤儿寡母好欺负,而且萧燕燕竟然和自己的情人韩德让公开地出双入对,这种女人在赵光义的眼里简直就是上天赐予的祸乱辽国的帮手。然而,面对兵分三路来袭的宋朝倾国之兵,萧燕燕的选择是带着自己年少的儿子一同御驾亲征,她将自己和子女以及数十万辽军将士的命运连同整个辽国的国运紧紧地绑在了一起,此举不但为她赢得了前方将士的军心,更是让她得到了整个辽国臣民的尊重和敬意。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她最后不但收复了之前丢失的土地,另外还将几十万的宋军逐出了国门,宋朝名将曹彬率领的数以十万计的东路军更是险些全军覆没。
雍熙北伐的失败可谓是彻底地让宋朝人为之胆寒,从此以后宋朝没敢也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北伐,而后来的数年间萧燕燕再又数次带着耶律隆绪御驾亲征。辽军在河北大地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地纵横驰骋,沿线的宋军无敢有出战者只能龟缩于城池之间。萧燕燕的亲征带给宋朝人的是莫大的屈辱和刻骨铭心的仇恨,前有刘廷让所部数万精锐在君子馆的全军覆没,后有定州大营傅潜所部的十万宋军畏敌如虎不敢接战,这也直接导致宋军大将康保裔壮烈殉国并留下了那句彪炳史册的“临难毋苟免”的悲壮之语。再后来就是澶渊之盟,萧燕燕以莫大的勇气和智慧率军以孤军深入之势迫使宋朝与辽国签订永不交兵的盟书从而为辽国赢得了百年和平。
如此军功,试问前后有哪一个皇太后做到过?诚然,这里面有韩德让以及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等人对她的倾力相助,但正所谓烂泥扶不上墙,如果不是她自己足够的强硬和勇敢,韩德让等人再怎么厉害也扶不起她。
情人给力,儿子们孝顺听话,文臣武将忠心拥戴且愿效死力,国力蒸蒸日上,四境宾服,萧燕燕这一生可谓是实打实的人生赢家,家庭、感情和事业无不成功。在其死后,人人都以为被积压已久的耶律隆绪会来一个大爆发,而韩德让在失去了萧燕燕的庇护之后更是会死无葬身之地,但事实上辽国却一直很平稳。耶律隆绪尽管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却始终牢牢地掌控着辽国的朝政和手中的权柄,韩德让不但没有被清算,反而还得以善终并最终得以成为史上最为成功的“太后的情人”,那些本想着等萧燕燕死后看辽国笑话的人最终等来的却是无尽的失望。
作为一个女人能够做到这些,妇复何求?妇复何憾耶?喜欢北宋帝国兴亡史请大家收藏:
第75章 千古一后[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