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帝国兴亡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73章 魔怔附体[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wu.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结束了封禅之行,赵恒心情大好地回到了开封,可还没入大内的宫门他就对一个人大发雷霆,这个惹得赵恒大怒的人正是宋朝开国皇太后杜氏的娘家人杜贵妃。

    赵恒登基之后一直倡导后宫妃嫔要厉行节俭,他曾下诏严禁后宫的嫔妃们穿金戴银。这天迎驾的时候,杜贵妃为了吸引赵恒的眼球愣是把自己打扮得是金气十足,她本以为赵恒见了她会春心荡漾,谁曾想赵恒的反应却是勃然大怒。对于这种公然犯禁的行为,赵恒丝毫不给自己早已仙逝的老祖母留什么情面,他强令杜氏出家为道(因为他俩所生的女儿、后来的升国大长公主此时就被寄养在京城的一座道观里)。

    毫无疑问,赵恒其实早就看这个杜贵妃不顺眼了,如若不然他也不会仅凭这么一件事就对其给予如此严厉的惩处。请恕我直言,这件事只能说明这个女人是在自己作死。

    赵恒这一次算是终于找到了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将这个讨厌的女人给撵走了,可对于自己喜欢的女人他也不忘以封禅礼成为名对其予以加赏。就在废掉杜氏之后,赵恒晋封刘娥为修仪,另一个被她所宠爱的女人杨氏则由才人晋封为婕妤。

    处理完家事,赵恒每天要做的主要工作之一便是阅览各地呈上来的对他各种溜须拍马的奏表,内容无非就是称颂他贤德明治以至天降祥瑞之类的话。这些马屁拍得赵恒自然那叫一个心花怒放,但在这个举国的官员都因为皇帝陛下的喜好而争相献媚的时期也有敢于直言之人发出了“不和谐”的杂音。

    孙籍上疏言道:“封禅固然乃帝王之盛事,但还请陛下不要为此而自满懈怠,天下之事不可一日荒废。”

    知制诰周起也上疏说道:“国势之兴衰常患于沉溺安乐而不知勤勉敬畏,愿陛下不要因为眼前的形势和局面而固步自封进而不思进取。”

    对此,赵恒的回应是顺手就打出了一记太极拳:“爱卿们说得对,说得好,朕记住了!”

    转过头,赵恒就把这些话当成了耳边风,然后该干嘛就干嘛。可是,尽管他对上天以及各路的神仙是各种祭拜和恭敬,但这并没有让他的这个国家就此变得风调雨顺。早在他封禅之前西北大地和河北诸州就开始出现了干旱,而等到转过年来这场干旱仍在持续。为此,赵恒不得不下令在西北各地开仓放粮以救济灾民,对于河北的旱情,赵恒的应对措施就显得超级魔幻——他命人前往恒山祭祀山神以求旱灾尽快结束。

    怕什么嘛?反正我大宋现在有的是存粮,这点旱灾根本不足为虑。

    遗憾的是,被赵恒寄予厚望的老天爷不但没有保佑他的大宋风调雨顺,就连党项那边也是不得安宁。李德明自从上表称臣之后确实不再作乱了,但这也仅限于他不再招惹宋朝,他对于赵恒当初要求他从此不得袭扰河西的吐蕃和回鹘诸部的戒令却是置若罔闻。

    从去年的正月到八月前后整整八个月的时间里,李德明一直在跟占据河西之地的回鹘人杀得是难解难分。他首先确定的攻击目标本来是吐蕃人,毕竟吐蕃六谷部跟他是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可见吐蕃人兵强马壮他也就瞬间泄气了,他随即就把目光投向了回鹘人。

    李德明要想将自己的势力进一步地向西拓展就得对顶在自己身前的甘州(今甘肃张掖)动手,可同为游牧民族的回鹘人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双方前后断断续续地打了八个月互有胜负,但总体上还是李德明吃了大亏,最重要的是甘州可是一直牢牢地掌握在回鹘人的手里。久攻不下,李德明也彻底地泄了气,加上西北的干旱也波及了他的根据地定难五州,于是李德明只好罢兵。

    这地盘大了有时候也就意味着需要操心的事变多了,当初李继迁率领部众打游击可不会为什么民生问题而头疼,他们那时候只负责破坏和抢劫,可如今李德明却无法对辖境内的这场超级大旱视而不见。

第73章 魔怔附体[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