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帝国兴亡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97章 血染蜀川[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wu.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成都城里是一片人间苦海,而城外也随即再次烽火连天。李顺手下的一个名叫张余的部将纠集流窜于各地的余部数万人再次群起举事。张余没敢去招惹王继恩在成都城里的大军,他带着这几万人直奔成都的东南方向而去,短时间内,张余所部相继攻陷蜀川的嘉州、戎州、泸州、渝州、涪州、忠州、万州、开州等数州之地。宋军的开州监军秦传序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绝境中率部拼死抵抗,无奈众寡悬殊,城破之时秦传序投火自焚壮烈殉国。

    成都虽然再次回到宋朝手里,但此时的蜀川大地却依旧是烽火连天的景象,各地分散驻守的宋军更是时刻都处在起义军的强势高压之下。

    成都城破,首领李顺被处死,起义军主要将领和头目都被擒,数十万大军经过梓州和成都两战业已土崩瓦解,宋朝皇帝已经下诏免除百姓所拖欠的所有赋税——面对如此局面为何还会有人跟着张余继续造反呢?为何战火反而还更加不可收拾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只需要回答两个词:既得利益者和权力。

    当你试图去打破一种已经形成的社会构架和模式之时也就意味着你是在向某个既得利益集团开战,此话放之于此时,那些本是农民但却在起义的过程中变成了统兵将帅以及政府官员的人就是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如果就此归顺朝廷,那么他们还是农民,还是要替地主种地的佃户,还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对于已经实现了人生角色的蜕变并品尝过这其中美妙滋味的人来说,再度回归于田间地头几乎是难以想象和忍受的,为了维护和保有自己已得的利益,他们只能选择继续与宋朝对抗。

    至于权力,这个东西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精神毒品,任何人一旦品尝到了它的滋味就很难自拔。试问:一个人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才换来的权力和富贵能是说扔就能扔得掉的吗?

    刘黑闼这个人不陌生吧?作为窦建德麾下的超级猛将,他在窦建德败亡之后也选择重新回家种地,可这位曾经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且统兵数万纵横于沙场的大将军最终还是没法说服自己就此老死于田间地头,他扔下锄头再次起兵并在河北大地上将新兴的李唐王朝搅得是天翻地覆。昨日的刘黑闼,此时的张余以及与张余有着同样心理的起义军都是属于此类吃过螃蟹就再不愿意回去吃粗糠的人。

    在攻陷了八州之地后,张余趁势率部再攻夔州(今重庆奉节),赵光义派遣宋军“峡路都巡检”白继?带兵经水路日夜兼程赶来增援夔州。白继?与夔州巡检使解守容合兵一处在西津口列阵迎敌,一场血战下来张余大败,宋军斩首张余所部两万余级,缴获战船千余艘。这一战让整个战场血流成河,就连汹涌而流的长江水都变成了一片血红之色。

    击败张余之后,白继?挥师北进于次月在广安军(今广安市渠江县

    )再次遭遇起义军张罕所部两万余人的阻截,此战宋军再次大胜。白继?转战进兵至合州(今重庆合川),盘踞于此的起义军很快也被击败。八月底,白继?追击张余残部至云安军(今重庆市云阳县

    ),张余再次被击败。至此,张余所属的数万人马损失殆尽再不能掀起多大的风浪,而王小波、李顺的农民起义到此也基本宣告寿终正寝。喜欢北宋帝国兴亡史请大家收藏:

第97章 血染蜀川[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