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帝国兴亡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89章 赵普归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wu.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作为大宋的开国宰相,在赵普退出历史舞台之际,我们同样应该隆重地送他一程。

    作为宋初最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作为协助赵匡胤建立新的王朝并在随后的日子里让宋朝逐步走向天下一统的肱股之臣,赵普对宋朝的贡献之大自是不必多言。他不是什么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甚至很多人还因此而讥讽他缺乏学识,他也不是一个温文尔雅以仁德而着称的道德楷模,甚至于他的身上还有很多道德污点,但这一切都无碍于他成为宋朝的开国定鼎之臣。

    从某种特定的程度上来说,宋朝的整体骨架甚至是皮肉都是他赵普构建的,就是在他的手里宋朝对内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并将自唐朝中叶以来成为国家顽疾的藩镇之乱给彻底根除,中原大地上隔三岔五就改换天地的乱象就此成为了历史,对外宋朝不断地开疆拓土逐步让裂变的中华大地再又走向了统一与融合。

    赵匡胤当政时期,赵普的个人声望和权势都达到了顶峰,而他之所以最后会从顶峰跌落下来则全是拜赵光义所赐。对赵普而言,这是他人生之中刻骨铭心之痛,他对赵匡胤的忠诚让他不可避免地成为了野心日益膨胀的赵光义的眼中钉和肉中刺,而他对赵匡胤的这份忠诚所换来的却是被赶出京城外放为官。从此,他远离了宋朝的权力中心,他的政敌赵光义却取代他成为了天子之下的第一人。

    真正让赵普感到绝望的是赵匡胤的突然死亡和赵光义的火速登基。面对赵光义即位之后对自己的步步紧逼和打压,赵普夹紧了自己的尾巴低调做人只求能够苟活于世,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他的另一个政敌卢多逊执意要让他永远地活在痛苦、折磨与打压之中。面对绝境,赵普这头看似已经垂垂老矣的猛虎亮出了他依然锋锐的利爪,他咆哮了,他要为自己的生存而战斗。

    这一回赵普变了,为了生存,曾经不可一世的他低下了自己高贵的头颅,他选择匍匐在赵光义的脚下并全心全力地为赵光义竭尽死力。他为赵光义清除了对其皇位构成直接威胁的赵廷美,而且还让赵廷美背负着谋逆的恶名屈死异地,甚至于他完全背弃了自己的老主子赵匡胤转而建议赵光义绝对不能将皇位传于旁系。他将自己对赵匡胤的忠心完全转嫁到了与自己曾经水火不容的政敌赵光义身上,这对他来说或许是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屈辱,是他被迫交出的投名状,但唯有如此他才能生存,也唯有如此他才能从赵光义那里获得绝对的信任。为了自己的私利,他几乎可以说是不择手段,而由他一手导演的“金匮之盟”与其说是他人生的得意之作倒不如说是他人生的污点和耻辱。

    有句世井之言是这样说的:女人变坏就有钱,男人变坏就有权。这句话先不论其立场是否有问题,但其所揭示的实质却发人深思。对赵普而言,现实的残酷性就在于此,他如若不这样做就只能等着卢多逊等人将他一步步地逼入悬崖,直至最后像历史上的另一位名相李斯那样屈辱地死去,但他不想成为别人案板上的鱼肉。如他所愿,他最后成功了,他几乎做成了他想要完成的每一件事,而他得到的回报就是赵光义对他的信任以及他的那些政敌们的纷纷倒台且永世都未能翻过身来。他再一次地成为天子之下的第一人,成功地上演了“王者归来”的好戏。遗憾的是,这一切是以他灵魂的扭曲和道德的沦丧为代价所换来的,但作为权力竞技场上的胜利者他可以不受任何的指责——除了他自己。

    在人生最为灰暗和绝望的时候,已是年过花甲的赵普以一种脱胎换骨的方式完成了对自我的改造——向自己的敌人低头并请求怜悯,用一时之曲换来了后来的绝地反击并重攀个人声望和权力的巅峰。不可否认的是,在他第二次成为宰相之后他的所作所为完全就是一个被仇恨和利益冲昏了头脑的恶魔。他凶狠诡谲,对待敌人毫不手软,他也阴险恶毒甚至是卑鄙无耻,为了帮助赵光义彻底稳固皇位,他不但一手整出了一个金匮之盟让赵光义的皇位变得合理合法,而且还对直接威胁到赵光义皇位的赵廷美一路追杀直至让其再无出头之日。此事牵连者甚众,无数的人因此或是死于非命,或是永世沉沦,于赵普而言此举无疑将会让他神德有亏且死后亦不得自安。

    脱胎换骨是一个极致壮丽的词汇和现象,它美得让人叹为观止,但脱胎换骨的痛苦以及这其中很有可能要承受的巨大屈辱又有几人能够承受和忍受呢?都说坏人真正意义地想要改邪归正是件很难做到的事,但一个“好人”决定去做一个“坏人”时,他所要经历的挣扎与折磨又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煎熬呢?

    诚然,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来说,赵普的身上确实有为人所诟病乃至是不齿的地方,但生而为人且又是处在到处都充满了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的权力场顶端,能够从这里面成功走出来的人有哪一个敢说他自己的双手就是干净的?权力场的争斗从来就没有对错之说,只有成败,真正意义上的正人君子绝对无法在刀光剑影的权力场生存下去。从这一点上来说,赵普的行为不过就是在诠释和揭示政治斗争的本质。

    成功地帮赵光义走出困境之后,赵普再一次地从相位上退了下来,然而这和赵光义是否存在卸磨杀驴的嫌疑扯不上丝毫的关系。赵普已经通过他的实际行动让他的新主子完全地信任并接纳了他,这时候他的罢相只能用功成身退来形容,来时他像是一条摇尾乞怜的丧家之犬,去时他已然极尽尊荣。如果说第一次从宰相之位上退下来让他感到愤恨和屈辱,那么当他第二次离开相位却是走得八面风光,就连皇帝本人都亲自为他设宴饯行,当朝所有权贵也都集体出席。

    人生走到这个阶段或许连赵普自己都以为真的该颐养天年了,但世事难料,雍熙北伐的惨痛失利让宋朝再又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已是风烛残年的赵普注定了要将自己最后的一点光和热都给贡献出来。于是,他第三度出任宰相为赵光义收拾眼前的那一堆烂摊子。

第89章 赵普归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