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55章 唯我独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wu.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可不是赵光义在作秀,尽管他罢免赵普也有私心,但这时候他对赵普只有感激。在诏命颁布一个月后,赵光义亲自出面并让朝廷所有大臣一起出席了他在长春殿里特意为赵普举行的饯行宴。此举可以说是给足了赵普面子,而且赵光义还在席间为赵普作诗一首以作留念,赵普更是手捧其诗当场感激涕零地说道:“陛下赐臣之诗当刻之于石,今后与臣朽骨同葬。”
不得不说,政治家都是好演员,而此时的赵普绝对堪称官场上的老戏骨!
赵普就这样走了,而就在他前脚离开京城,赵光义马上又为中书省和枢密院输入了新鲜血液。他下令:加封翰林学士李穆、吕蒙正、李至为参知政事,枢密直学士张齐贤、王沔进入枢密院领“同佥署枢密院事”之职。请注意,这五人里面无一不是他赵光义登基之后才踏入的仕途——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太宗朝。
在赵光义新近提拔起来的这些两府大臣里面有两个人是尤为需要提到的,他们就是吕蒙正和张齐贤。这二人正是赵光义登基之后第一次科考的进士。仅仅就是在短短的六年之后,当年的状元郎吕蒙正就进入了中书省成为了大宋的副宰相,而当年位列进士榜几十名之后的张齐贤也进入了枢密院成为了宋朝最高军事机构的要员。这时候的吕蒙正三十九岁,张齐贤四十一岁,年龄不是最主要的,关键在于他俩在考中进士后的第六年就进入了宋朝的两府成为了国家的宰执重臣。当然,历史会证明这二人绝对是当世英才,他俩在宋朝历史上的显赫人生也就此开端,往后的日子里他俩有大把的露脸机会。
我们现在再来看宋朝的东西两府:先说西府枢密院,原枢密使曹彬被罢免了,另一位枢密使石熙载是一团空气,王显现在做了枢密使,柴禹锡为副使。再看东府中书省这边,原宰相赵普被请到邓州去养老了,宋琪和李?P成为了新的宰相,李穆、吕蒙正、李至成为了参知政事。至此,中书省和枢密院的高级官员来了一次彻底地大换血,大宋的行政和军事大权被赵光义稳稳地攥在了手心里——当年赵匡胤治下的大宋第一能吏向世人展示了他高超的政治手腕和能力。
赵普这边刚走,紧接着就有人上来踩他了,可这个小人这回没有把准赵光义的脉反而把自己给折了进去。
这人名叫胡旦,此时的官职是右补阙兼直史馆,他给赵光义上了一份“河平颂”。在这里面胡旦开篇就直斥前宰相卢多逊是一个逆贼,说他在任期间胡作非为、勾结赵廷美意图颠覆皇权实在是罪不可恕,转而胡旦又是对赵普一顿劈头大骂,他称赵普是一个奸贼,说赵普好大喜功、践踏国法、对当今圣上只知道溜须拍马,而且还把宋朝此时所发生的自然灾害说成是上天在惩罚赵普的罪过。最后,他话锋一转开始对赵光义大加吹捧,他说赵光义贬黜卢多逊以及外放赵普之举实在是堪称英明圣德之举。
胡旦本以为赵光义在御览了他的大作后会龙颜大悦,说不定他还会像之前的弭德超那样就此平步青云进入中书省成为宰执大臣,可他大错特错了。他说卢多逊倒还没什么,可他骂赵普是一个奸贼就让赵光义不能忍受了。如果是在赵普第一次被罢相的时候这个胡旦敢这样说无疑会让他从赵光义这里捞取足够的政治资本,因为那时候的赵光义和赵普是敌人,可今非昔比,此时的赵光义虽然罢免了赵普,但他俩之间早就没有了丝毫的怨恨,赵光义之所以罢免赵普其实另有原因,但这个原因并不为外人所知。总之,胡旦这回拍马屁不但没有拍在赵光义的屁股上,反而是一巴掌呼在了赵光义的脸上。
对于胡旦的这篇颂辞,赵光义的反应是狂怒。他召来中书省的各位宰相,对这些人说道:“胡旦这些话简直就是一条疯狗在乱咬人。这个人自从进士及第后在外面当官就没听说过他有什么善政,他当海州知州的时候就被手下人告发过,要不是当时遇到大赦他早就进牢房了。朕是看在他还有点才华的份上才让他进京做官,可是没想到他竟是这种人。现在朝堂之上一眼望去满是君子,胡旦这种小人岂能继续位列朝堂?你们让他赶快滚,滚得越远越好!”
胡旦这个倒霉鬼就此以“诽谤大臣、妄图蛊惑皇上”的罪名被外放出京贬为商州团练副使。
多说一句,这个胡旦是太平兴国三年的科考状元,要说有才他是真的有才,但这人的心术不正导致了他的人生悲剧。后来他又因为给赵光义上了一道《平燕议》而被赵光义重新起用,但这人一直没能混出个什么大名堂,反而在赵光义死后他因为伙同大太监王继恩试图撇开皇太子赵恒另立新君而遭流放。更让人唏嘘的是,他死后竟因为贫寒而无法体面地安葬,最后还是朝廷下拨银两才将其下葬。
说到这里还真有必要为赵光义说点好话。胡旦这种人如果遇到的是诸如赵佶之类的君王,那么这人必成国之妖孽,保不准蔡京会提前出现,可他遇到的是赵光义。从这一点上来说,赵光义确实远谈不上是什么昏君。喜欢北宋帝国兴亡史请大家收藏:
第55章 唯我独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