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帝国兴亡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52章 蛟龙出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wu.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着一众党项贵族相继到开封报到,宋朝这一次对定难五州的收取看起来一切都是那么的圆满,党项的贵族们从此在繁华的京城里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好日子,赵光义也就此为宋朝“拓地千里”,这事完全就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然而,有句话叫做福祸相依,就在宋朝得到这片土地的同时,一个堪称整个北宋的超级噩梦也就此发酵。为宋朝带来这场噩梦的人正是一个此时仅仅只有十九岁的党项青年,这人就是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

    李继迁这个名字对于现在的很多人来说都很陌生,但是他有一个孙子在中国却几乎是人尽皆知,他的那个孙子名叫——李元昊。

    前面我们说到过党项人是如何在现今的陕、甘、蒙三地交界的广阔区域扎下的根,当时他们是躲避战乱的客人,直白一点甚至可以说他们是一群难民,可在百年之后这一切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在这时候的党项人看来,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他们世代的祖居之地,赵光义现在突然派人过来接管了他们的祖居之地完全就是赤裸裸的占领和入侵。想想中国历次统一战争时期同属一个民族的我们尚且对另一个政权的吞并感到屈辱、怨愤和不甘,与汉人分属不同民族的党项人此时是什么心态也就可想而知。

    这里我特别想杠一句。某些所谓的有识之士总是拿梁启超的“民族论”来说事,说什么以前哪有区分什么民族,哪有什么民族观念和概念,因为这个概念是民国之后才形成和出现的。对此我只想说,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显然是脑子异于常人。当时没有民族这个词汇就代表社会中没有民族这种群体和概念吗?就代表当时的人们没有民族意识和观念吗?关于这个话题我实在是懒得浪费口舌,就此打住。

    在得知李继捧已经将五州之地献给大宋并且还要将李氏宗族全部迁往开封之后,作为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顿时勃然大怒。他对自己的弟弟李继冲、亲信张浦说道:“我们如果舍弃祖宗故地去往开封就将永无出头之日,而且我们的祖宗也得不到祭祀,这可该如何是好?”

    此时同样年轻气盛的李继冲建议直接带领族人杀入夏州将宋朝的使者和官员全部杀死,然后举兵起事。然而,这个建议却被张浦给否决了,原因很简单,张浦认为现在党项贵族里的各方势力并不齐心,况且由宋将尹宪率领的宋朝军队此时就驻扎在宋朝和党项的边境上。如果他们一旦起兵势必会被宋军给无情镇压,与其如此他们还不如出逃塞外积蓄力量以待他日实力壮大之后再杀回来。

    李继迁对张浦的意见表示赞同。于是,李继迁谎称要出城去给自己已经逝去的乳母下葬,然后他就带着自己的一众亲信抬着棺材出了城。出城之后,李继迁等人从棺材里取出了兵器直奔距离夏州三百里之外的广阔草原,然后他们在一个叫“地斤泽”的地方扎下了营垒并扯起了反抗宋朝的大旗。

    等到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李继迁以党项贵族的身份召集当地草原上的各个党项部落酋长,他拿出了其祖先拓跋思宗(拓跋思恭弟弟)的画像并以此宣传党项人光辉灿烂又艰辛异常的民族奋斗史。在这之后,李继迁又对宋朝的野蛮入侵大肆声讨了一番,这些部落酋长在其感召之下纷纷流泪并表示愿意追随在他的左右以重振祖上的荣光。就此,极富演讲才能的李继迁几乎在一瞬间就拉起了一支队伍并从此走上了艰苦抗宋的漫漫征途

    。

第52章 蛟龙出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