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帝国兴亡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8章 势如破竹[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wu.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几十万宋朝的倾国之兵在镇州停留了长达十余天且磨刀霍霍之际,辽国人又在干什么呢?按理说是该全员戒备准备迎击宋朝接下来可能性很大的“入侵”行动了吧?抱歉,事实并非如此,后来的事实证明辽国人这时候完全就是在例行公事地在幽州城里优哉游哉地当城防队员。

    这时候驻扎在幽州附近的辽军其实力还是相当可观的,除了幽州城的原有守军,这里还有几个月前奉耶律贤之命前来协防幽州的辽国北院大王耶律奚底以及辽国乙室部大王耶律撒合的所部兵马,而被郭进打败的辽国南府宰相耶律沙以及辽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领的军队这时候也在幽州附近。这些人的总兵力在史料上无法细查得清楚,但以这些人的身份其总兵力加起来至少也是五万到十万人的规模。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辽国的这帮高级将领事前并未预料到宋军竟然会在灭亡北汉后随即就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千里跃进向他们杀过来。

    李唐王朝在公元907年倾颓以后,后来的几代中原王朝都在内忧外患中挣扎求生,将近百年以来辽国人几乎就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敌兵犯境,从来都是他们南下入寇,几时见过中原王朝的军队敢于主动找他们的麻烦?倒是有一个例外,那位纵横于五代末期的柴荣曾经带领大军北上伐辽并从辽国人的口中硬生生地夺下了三关之地。

    不过,当年的辽国皇帝可是辽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加暴君的耶律?,而且当时辽国的边防几乎毫无防备,这才让柴荣兵不血刃地捡了个大便宜。相比于此,如今辽国的南府宰相、南北两院大王及其所部兵马都在幽州驻扎,试问初上战场且之前毫无军功可言的宋朝皇帝赵光义敢对辽国动什么歪心思吗?不敢——这是驻扎在幽州的辽国大佬们普遍性的想法。对他们来说,宋军主动来犯实在是太魔幻了,即使宋军会来但至少也要休整一段时间,而眼下的这个六月是绝对安全的,可问题就出在宋朝的这位皇帝这一次不按套路出牌。赵光义的决定不但让宋朝的将领们感到错愕,就连辽国那边也是怎么也没有料到。

    出其不意,这一点赵光义还是做到了的。如果把现在的他比作是一名球场上足球运动员,那么他的这个带球过人的动作不但晃倒了队友,而且还把对手也给晃倒了。于是,赵光义带球开始长驱直入。

    铁蹄铮铮,旌旗遍野,公元979年6月的盛夏时节,宋朝数十万的大军如潮水一般跨过了宋辽两国边境正式进入辽国境内。赵光义将行营设在了金台顿,然后就地招募当地百余民众作为大军行进的向导,同时赵光义派遣禁军东西班指挥使孔守正作为大军先锋前往岐沟关(今河北易县)打探军情。

    面对宋朝举国之兵的来犯,城内并无大军驻防的易州只能选择闭关守城。孔守正当夜赶赴易州城下,接下来他的举动堪称令人咋舌。这位早年曾经跟随赵匡胤亲征太原并与何继筠一道在石岭关大败辽军的宋军猛将独自翻过城外的矮墙,然后穿越城外的拒马鹿角直接独身来到了护城河边。

    他扯开嗓门向城上的守军大喊道:“我乃宋朝禁军东西班指挥使孔守正,叫你们的刺史出来回话!”

    等到辽国易州刺史刘禹来到城头,孔守正直言由宋朝的皇帝陛下所率领的数十万亲征大军已经进驻金台顿,明日即将到达易州城下,是战是降还望刺史大人早做决定。刘禹当然知道宋军的动向,但是孔守正的这一番话还是让他禁不住地后背发凉,他自知手里的这点兵根本不是宋军的对手,他几乎没怎么犹豫就决定以城请降,他命人放下吊桥邀请孔守正入城商议第二天的献城事宜。孔守正也不含糊,他单人入城凭借一己之力威服辽国的边境前沿重镇易州。

    第二天,公元979年6月21日,身披甲胄的大宋皇帝赵光义带领宋军的千军万马进入了易州,他留下千余人守城,然后大军随即继续向北进发。在易州的前方就是与幽州呼吸相闻的涿州(今河北省涿州),而在涿州城外宋军的前锋终于是与辽国人的大军遭遇上了。

    在得知宋军大规模入境的消息后,幽州城里的辽军各位大佬们这才如梦初醒,敌人竟然真的是来了,而且对方还是由其皇帝陛下所率领的几十万亲征大军。边境已经被轻易突破,而易州更是不战而降,面对如此危局,辽国的这帮耶律们怕了吗?怕了?笑话!向来骄横的辽国人什么时候害怕过?或许在白马岭被郭进一顿暴揍险些连老命都丢在那里的耶律沙和耶律抹之是对宋军还心存忌惮和畏惧,可有人没有他们的这个心理问题,谁啊?辽国的北院大王耶律奚底!

    耶律奚底点兵派将带领着辽国乙室部落的大酋长耶律撒合、统军使萧讨古兵出幽州,他们杀气腾腾地向着宋军北进的方向迎头冲了上来,誓要给不知天高地厚的宋朝人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在涿州城外围的沙河之畔(今河北易水河),两军终于是迎头相撞。

    面对由辽国北院大王率领的辽军铁骑,宋军的两位先锋主将、同为禁军东西班指挥使的傅潜和孔守正毫不畏惧选择了立马与敌接战。这些宋军只是大军的先锋部队,其兵力着实没法与辽国的北院大王所带领的大军相提并论,但这些人与之前在白马岭大败辽军的宋军将士们一样勇敢地拔出了自己的钢刀,然后举刀冲向了辽军的军阵。

    两军随即在涿州城外展开了一场血战,宋军将士以远超于辽军的气势和勇气与人数远远多于自己的敌军死死地缠斗在了一起。一场恶斗下来,辽军丝毫没能从这些宋军的身上占到半点便宜,而就在两军陷入鏖斗之际,宋军大将高怀德和刘延翰率领所部兵马赶到了战场。最后的结果不再具有什么悬念,在宋军后续部队强大而凌厉的攻势之下,耶律奚底所部大败而逃。耶律奚底重复了之前耶律沙的命运,而被他扔在战场上的辽军殿后部队则倒了血霉,这些人除开被杀的之外,单单是被宋军生擒的就有五百多人。

    战前不可一世而此刻却在向北而逃的耶律奚底这下算是清醒了,他终于明白耶律沙当初为何会遭遇近乎于耻辱的失败,他也不敢再暗自嘲笑耶律沙是个胆小鬼了。幽州城里的耶律沙还在心有余悸,而他耶律奚底现在却只想找个地方痛哭流涕并开始思考人生。这一仗耶律奚底被打得彻底地怀疑人生,此战他到底损失了多少兵马不得而知,但他因为这次的战败而导致整个人就此报废。耶律沙虽然惨败于白马岭,但此人后来在战场上重新为自己正名并找回了尊严,但耶律奚底却是从此一蹶不振。战后耶律奚底因为战败之责被辽国皇帝当众以剑背击打,而这也是他留在史书里最后的印记。

第28章 势如破竹[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