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7章 千古词帝(1)[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wu.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菡萏(hàndàn)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这首名为《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的词相信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至少它谈不上不是什么家喻户晓,但这首词的作者却是大有来头,他就是南唐中主李?——南唐后主李煜的父亲。在这首词里,李?不再是一个拥有生杀予夺之权的帝王,而是化身为一个多愁善感的文艺小资青年,而他的第六个儿子李煜则将他的这份文青的基因完整地继承了下来。
单论文学成就,李煜绝对远超他的父亲,但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在他成为了亡国之君以后。如果没有经历父亲、兄长、爱子、发妻和母亲的相继离世以及后来的亡国之痛和夺妻之恨,那么李煜顶多只能成为一个升级版的李?,他在文学上的地位和成就绝不会达到后来的高度。
对于李煜而言,这是他的不幸,但对于在中国文学史上能够与唐诗并肩而立的宋词而言,李煜的痛苦和不幸却恰好是宋词的幸运和福音。不是说没有李煜就不会有宋词后来的文学和历史地位,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李煜为宋词的文学和历史地位做出了奠基和开拓性的贡献。
提到词抑或叫宋词,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人应该是苏轼,他的绝世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真正意义上的堪称家喻户晓且妇孺皆知的旷世佳作,而其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以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堪称千古绝句。然而,相比苏轼的这些流传千载的绝妙词句,有几句词在后世的使用频率乃至是在知名度上不但是不让分毫,甚至是胜于前者。
出自《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里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出自《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里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出自《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里的: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出自《忆江南·多少恨
》里的:车如流水马如龙。
这些如今在我们的工作或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词句都出自同一个人的笔下,这个人正是李煜。客观地说,苏轼在宋词上所达到的成就源于他站在了无数前辈的肩上,而李煜则是其中之一,我们甚至可以说李煜就是那个让词——这种在他之前只是用来吟风弄月、把酒寻欢且难以登上大雅之堂的民间文学艺术变成了让整个文人和士大夫阶层为之而疯狂并借以让自己在文学领域声名远播的圣物。
第17章 千古词帝(1)[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