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568章 明朝官员俸禄为什么不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wu.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吏部尚书开济听闻陆知白提及官员俸禄,不禁微微冷笑。

    如今大明所施行的俸禄制度,虽有官员在私下里小声抱怨,却无人敢将这不满闹到皇帝面前。

    而这两部侍郎陆知白,倒是胆大包天,敢直言此事。

    朱元璋率先开口,沉声说道:

    “你一直认为官员俸禄低,可曾知晓民间百姓的生活疾苦?

    即便是最低品级的从九品,一年也有六十石米的俸禄,这足够一个五口之家维持一年的生计了!”

    陆知白点头,说道:“陛下所言,按道理确是如此。然而,实际发放情况,究竟如何呢?”

    朱元璋眉头一挑,道:“你无非是想说,折色制度不好罢了!”

    陆知白面带微笑,赞道:“陛下圣明!在儿臣看来,这俸禄折色制度,确实是弊大于利,还望陛下能早日将其废除。”

    此言一出,六部的重臣们面面相觑,有些人甚至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心中暗自佩服陆知白的胆量。

    毕竟朝廷之中公侯众多,皇帝的驸马也不少,可又有几人敢如此直接地议论俸禄制度呢?

    开济的表情尤为微妙,他用一种“你还是太年轻了”的轻蔑眼神,望向陆知白。

    洪武年间所确立的俸禄制度,后来基本成为定制,鲜少改动,这也致使明朝官员俸禄在历代是最低的。

    即便单从购买力的角度来看,也并不高。

    朱元璋一直坚信,给予官员的俸禄已足够,然而官员们却不这样认为。

    难道是因为老朱早年尝尽苦难,做惯了苦行僧,对生活要求低吗?

    当然不是,背后的罪魁祸首,正是这折色制度。

    开国初期,朝廷以米粮作为俸禄的计算单位,以及主要发放物。

    《明史·食货志》记载:“洪武初,定天下官禄……皆以米石为差。”

    当时,国家经济尚待恢复,货币制度也不够完善,以粮食来支付俸禄,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僚群体逐渐庞大,以粮食作为俸禄,给朝廷带来了沉重的运输与储存压力。

    比如南方粮食运往北方,不仅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还可能会受到天气、盗贼等因素的影响,朝廷的财政压力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各个地区的物资供需并不平衡,有些地方盛产纺织品,而有些地方则以产粮为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济这个天才,想出了俸禄折色的办法——

    将官员的一部分俸禄,折算成其他实物。

    根据当地的物资情况,可能会折成宝钞、布帛、胡椒、苏木等等。

    折色法是怎么剥削官员的?

    比如,一匹市价三百文的布,发给你,就成了能抵四百文。但你一家老小不能吃布啊,要吃饭。

    你得把布卖掉,买米,但当地盛产布,你没有门路和时间,只能低价赶紧卖。里外里,你都亏了,亏麻了……

    陆知白神色郑重,朗声说道:

    “陛下可知,自实行折色制度之后,官员实际到手的俸禄,减少了三成!

    尤其是低品级官员,原本俸禄就不算多,折色之后,生活更是艰难。

    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他们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长此以往,又有多少人能经受住考验呢?”

第568章 明朝官员俸禄为什么不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