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526章 谁敢劝?都处置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wu.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案子牵涉极广,诸多六部官员被卷入其中,尤其是侍郎以下的郎中等各级官员。
地方长官也未能幸免。
甚至不少地主,粮长,也深陷泥潭。
朱元璋不断催促官员们尽快找齐证据,抓紧核对账目,要求务必做到确凿无误。
一旦核实清楚,便立刻行刑,不必等到秋后问斩。
此后一连多日,上朝的气氛压抑得如同上坟。
官员们人人自危,胆战心惊,生怕被别人胡乱攀咬。
就算最终能证明自己清白,也必定要脱层皮啊。
这次涉案的官员,大多是在胡惟庸案之后才进入六部任职的。
像礼部侍郎赵瑁、刑部侍郎王惠迪、兵部郎中王志、工部郎中麦至德等人。
还涉及到地方官员,比如北平布政使司、北平按察使司的一些人。
朱元璋为此事烦闷不已,他绞尽脑汁,却始终想不明白,为何在如此严苛的律法之下,还是有人敢以身试法?
难道这些人连扑火的飞蛾都不如吗?
飞蛾尚知追逐光明,而他们却为何甘愿自毁前程?
第七天,案情基本调查清楚,证据也收集得较为充分,还搜查到了大量赃物。
随着一声令下,第一个人头落地,正是罪魁祸首郭桓。
紧接着,胡益、王道亨等人也相继伏法。
那些被牵连且证据确凿的人,无一例外都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六部的中层官员几乎被一网打尽!
与此同时,相关联的地主士绅也被陆续清查着……
这案件的棘手之处就在于账目繁杂,需要仔细比对。
不过,自从推行龙门账后,账目比起以往杂乱无章的情况,已经容易计算许多。
只是户部仍有一些伪造账本,或是用旧方法记录的账目,而涉及这些账目的人,都逃脱不了被问罪的命运。
午门之外,血腥之气弥漫,久久难以消散,一颗颗人头接连落地。
一些正直的官员实在看不下去,纷纷上书,恳请皇帝减少杀戮。
然而,朱元璋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凡是上书的人,他一概处置。
言辞激烈、让他听着不顺耳的,直接贬官;
话说得委婉些的,也逃不过廷杖之刑。
……
五月十六,大朝会的第二天。
陆知白正在家中悠闲翻书,忽然有人匆匆通传:
“曹国公求见。”
陆知白微微一怔,心中暗自诧异,也不过是普通的交情,李文忠怎么突然上门来了?
不过稍作思索,他便猜到了大概来意。
他依照礼节,满脸笑意地让人将李文忠请进府中。
李文忠一脸愁容,忧心忡忡地走进来。
见到陆知白后,简单寒暄了几句,便迫不及待地直奔主题:
“驸马,郭桓的案子,你肯定也有所耳闻了吧。”
陆知白微笑着点点头,静静地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是谁写好了更新,但忘了发出来呢?
原来是我啊……)喜欢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请大家收藏:
第526章 谁敢劝?都处置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