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史前部落生存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94章 皮甲与弓箭的思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wu.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熊部落现在使用最多的是用竹子做的单片弓,因为材料简单、制作方便,几乎每个成年人都能拉动。

    但是这种用竹片制作的弓,按照后世的计算,最多只有个1530公斤的拉力,射程很短、杀伤力也不高。要想提高弓箭的威力,就要寻找各种材料,尤其是周围能够取用的树木,另外包括制作箭支的材料也很重要。

    部落现在使用的弓,基本上用两种材料来制作:一种是阴干的老竹子,这种竹片制作的弓,应用广泛,取材也相对简单,虽然威力小了一些,但适合日常训练和大规模集中使用。在这次围猎的过程中,羽落等人就带着这些弓箭给试图冲破封锁的兽群予以杀伤。

    另外一种制作弓箭的材料,则是柘木或者柞木,前者在熊部落周围的森林里分布广泛,后面一种被后世称为橡木,在这次探索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

    今年熊木他们的任务,除了制作铁器之外,还要利用现有的材料,把部落的弓箭储备给提升上去——不是储备单片式竹弓,而是制备硬木弓或者是复合弓。

    竹子制作的弓箭虽然能够面对熊部落遇到的大部分局面,但谁也不会嫌弃自己家里有更好的武器装备,所以利用这些材料,制作弓箭出来,也是熊洪和熊木等人这个冬天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华夏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弓箭制作的经验非常丰富:古书就有记载,制弓以干、角、筋、胶、丝、漆,合称“六材”:“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也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

    虽然熊部落的简易弓箭没有这么复杂,但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材料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路就在这里,无论愿不愿意,弓箭的发展过程就需要一点点地把这些因素给凑齐。

    而且据熊洪所知,弓箭所带来的作用,将会在以后越来越多地展现出来,所以熊洪才这么不遗余力地,让族中适龄的青壮年都必须日复一日地练习这种远程武器,同时加大对这种武器的研究和生产。

    除了武器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装备就是防具,包括单个族人身上的甲、盔以及小队作战所需要的盾、牌等。

    “孚甲以自御”,在捕猎的过程中,熊部落的族人们开始学习猎物,逐渐加强了对自身血肉之躯的防护,最直接的,就是将动物的皮给披覆在自己身上。

    部落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就安排族人利用坚韧的牛皮来制作皮甲,但牛在熊部落主要用来干农活、运输,不允许宰杀,故而牛皮的数量很少;而其他动物的皮,没有牛皮这么坚韧,所以以牛皮作为材料的皮甲依旧不多,只能勉强凑个十几副出来。

    这种皮甲跟后世的相比要差太多,甚至以熊洪这种能将就的眼光看来,也是很粗糙的产物:整个皮甲分为头部和胸甲,头部就用这种硬质的牛皮,缝成了一顶帽子状的东西,套在头上略感沉重;而胸甲就是一大块生牛皮,裁成躯干的样子,用几条皮革在背部打了个结,而且胸甲也很短,最多只到裆部,再长,就影响正常活动了。

    把这玩意称为“皮甲”得是要多昧着良心啊,熊洪无力地吐槽着,但看着懵懂的熊花熊草他们,满腔的牢骚也只能化为一声轻叹,“你们做的还不错,不过还需要在这里再调整调整……”

    古代最早的皮甲其实用的是犀牛皮,只不过熊部落这里目前还没有发现,可能再往南方去有可能会有收获,所以熊部落目前仍旧只能用牛皮为原材料进行制作。不过虽然现在的“皮甲”看起来很简陋,但依旧有一些防护的能力。

    经过测试,在30米及以上的距离,用木矛就不容易被扎穿,就算被扎进去,矛头也只能深入几厘米;在15米的距离,木矛能穿透,不过要比没穿甲受到的伤害低很多。

    对于弓箭,除了铁制的箭头能在30米以上的距离射穿皮甲给后面的靶子造成伤害,剩余的石质、木质、骨质的箭头,都不足以穿透厚实的皮甲,造成严重的伤害。

    而对于近战来说,有甲和无甲的区别更是明显。同样的长矛穿刺,用作实验无覆甲的猪肉,被戳出一个深深的大洞,而有甲覆盖的,受到的伤害也少了很多;对于钝器的防护倒是没有那么好,不过也要比没有披甲要减轻了不少的伤害。

    除了皮革,一些坚硬的木料也是可以用来制作甲胄的,不是制成一个整块的甲,而是采用后世的办法,将木材或竹片做成一个个小块,现在其他的部落,基本上没有什么远程攻击的手段,最多就是掷矛和扔石头,只要身上有个简单的防具,基本上就能在一定的距离免疫他们的攻击。

    熊木等人根据熊洪的要求已经做出来了藤甲和藤盔,取材也很简单,就是凌河区域的一种藤蔓,经过收割、修整、浸油以及编织定型后,就能形成符合要求的甲胄,在三十米的距离上,能够防御绝大部分的石头和短矛的攻击。

第194章 皮甲与弓箭的思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